之前我在读书,游览了大大小小的地方,去过故宫、天坛、景山等等,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长城。是祖国的心脏,而长城是拱卫心脏的盾牌。现在一回想在首都的时光,就不由得怀念攀爬长城的情景。 那是一个夏天,几个朋友来找我玩,其中有一个朋友想爬长城,于是我就陪着他们一起去爬。说来惭愧,在待了几年,但那次还是第一次爬长城。我们根据坐车到了延庆,抬望眼,万里无云,天空湛蓝湛蓝的。看到远处的燕山巍峨绵延、气势不凡,使我们心潮澎湃,同时似乎也在鼓舞着我们早些攀登长城,尽快一睹风采。 抵达山脚,我们选择全程徒步攀登长城。一来我们年轻力壮,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二来是想用自己的脚步感受悠久的中华历史文化。长城的每一块砖石都是历史文物,一步一步亲身感受,确实与乘坐缆车一览而过有着天壤之别。 我们一面欣赏着风景,一面攀登着长城。尽管体力不错,但是在烈日之下,脸上的汗水还是止不住地流淌,实在想喘口气就找一个垛口停下来,感受清凉的山风,让疲劳随风而去。等攒足力气,继续随着人潮拾级而上。阶梯时而平缓、时而陡峭,大大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站在长城半腰之上,不由感叹虽然花了一个多小时走了一小段,但这是万里长城中的一小段,单凭这一小段的程,就足以被其雄伟壮丽所震撼,不愧为世界奇迹之一。 在漫长的山脊之上,无数劳动者花费巨大心血在荒漠戈壁之地,将一块块沉重的长城石砖运抵过来,垒砌成贯通如虹的堡垒,像是给蜿蜒的巨龙披上厚重而又坚固的铠甲。若是空中俯瞰,它的首尾长度让人瞠目结舌;若是翻阅典籍,它的历史内涵令人叹为观止。抚摸长城的石砖,感受岁月沧桑的颗粒感,万里长城经历多少风霜雨雪、多少刀光剑影,它用庞大绵长的身躯抵御,静静地横卧着家园。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谈到世界著名防御工事时,说过围墙之所以最终倒塌,因为它目的是分割东西、阻碍人民,而万里长城至今屹立不倒,因为它的存在是为了人民。 我和朋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终登上了最高处。环顾四周,巍巍青山、茫茫林海,我们站在苍龙之上,满目皆是无限开阔的风景,胸中的热血沸腾翻涌,这就是壮丽山河的力量啊。我不由得想起很多关于长城的故事:古时候孟姜女哭倒长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到了近代,长城不断凝聚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和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比如在的诗词里面就写到:“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多少人因为其中“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心驰神往,从而一鼓作气攀登上了长城。歌手张明敏顶着巨大压力,在春晚唱响一首饱含感情的《我的中国心》: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昂扬的旋律激荡了,成为无数国人的共同文化记忆。 长城文化已经融入到我们的血脉,当灾难来临,中国人民用实际行动来诠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1998年,百年不遇的洪水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危头,30余万人民子弟兵义无反顾冲到第一线,用血肉之躯筑起冲不垮的防坝。2022年,重庆山火爆发,年轻的小伙子们自发组织“山城骑士团”,山狭窄崎岖,烈焰无情,骑士们驾驶着越野摩托车,为火场内救援的武兵和消防人员带去急需的救援设备、应急食品和饮用水。面对前所未见、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大医务工作者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将个人安危放在一边,始终把人民群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数不清的新时代故事,证明一代一代的中国人,正如一块块的长城砖石,垒砌在一起,成为固若金汤“新的长城”。 研究生毕业之后,我选择离开,去偏远的基层山区奉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相信有很多的年轻学子毕业之后,去最偏远、最艰苦的地方发光发热,这些新鲜血液的输送、青春之花的绽放,为祖国相对薄弱的地方披上了坚固的铠甲。正是因为不断涌现出的一代代青年才俊、爱国志士,万里长城永不会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