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你知道植树节的由来吗?为什么确定在3月12日?其实这个日子的背后,跟一个温州人是离不开的。前天,温州三十六坊微信号报道了温籍林学泰斗陈嵘和植树节的渊源,以及陈嵘的生平故事,在微信朋友圈引起了广泛的。 1915年,植树节经多名林学家设在每年清明节。1928年,陈嵘更期至孙中山逝世纪念日,即3月12日,一方面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另一方面,经他研究,3月12日前后在我国南方植树成活率最高,获当时国民通过。1979年,第五届全国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植树节的决议。昨天,正值2019年植树节,记者特别联系上陈嵘远在的孙子和。他是陈嵘二儿子陈振树的孩子,今年刚从地铁退休。接到家乡记者的电话,和有些惊喜。虽然他也是长大后才从祖父学生的回忆录中得知祖父与植树节的渊源,但在他心目中,祖父一直是一个俭朴而勤勉的“学者”形象。 陈嵘(1888年~1971年),著名林学家、林业教育家、树木分类学家,中国近代林业的开拓者之一。毕生从事林业教学、林业科学研究和营林实践工作,培养了大批林业人才,被为中国树木分类学的奠基人。 他出生于浙江安吉,因父亲重视教育,7岁时被送去读私塾。1904年17岁时回到家乡温州平阳南雁镇坎头村,进入致用学堂读书。一年后,转入平阳县中学堂(今平阳县实验小学前身)继续学习,并在陈黎青的介绍和帮助下,开始留日准备,成功考入东北帝国农科大学林科。1913年毕业回国任浙江省立家中农业学校校长。1922年赴美国哈佛大学研究树木学获硕士学位。1925年至1952年担任金陵大学森林系教授、系主任。1952年开始赴京出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 在和的印象中,祖父一直是一个学者形象。即使1952年开始担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更多的也是承担研究方面的工作,而非行政管理。据和回忆,陈嵘在林业科学研究所干到了80多岁,直到临终前两年生病才和家人真正住在一起。 和说,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所期间,祖父虽然也在,但大多时候是一个人住在西郊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所,只有节假日才回来与家人团聚。 1971年,陈嵘去世。那年,和16岁。他清晰记得祖父把遗产全部捐给国家的决定。“祖父原来工资还算比较高,还有他写书的一些稿费,加上平时生活很节俭,留下还蛮多的。但他觉得,子女要过上好生活,终究还是要靠自己,于是就把钱捐了出来。”而在和看来,生活靠自己奋斗是件特别自然的事情。 据介绍,当时陈嵘捐出了7.8万元。以豆腐块的价格作为参照,当时单价1分钱,现在市场售价1块钱左右,那么7.8万元相当于现在的近800万元,可以说相当丰厚。 陈嵘一生致力梦见流鼻血于树木分类学、造林学、林业史的教学和研究,曾留学日本和美国,并先后就职于浙江省甲种农业学校、金陵大学和林业科学研究所。他的一辈子,著书立言,对待学生、同乡,都可亲可爱。在家里,陈嵘也十分重视教育。 因为对林业的热爱,他给两个儿子分别取名振植、振树。和的父亲陈振树出生于湖州安吉,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陈嵘让振树上学。从高中开始,陈振树就跟随陈嵘前往南京念书,后进入金陵大学攻读化学工程专业。 “因为各种原因,我的父亲没有选择林业。我父亲是上世纪四十上年代上的大学,那时化工还是一个相对新兴的专业。毕业后就一直从事石油化工行业。”和介绍,他出生在,在两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了东北,家里只留下母亲和祖母照顾。 和还记得,节假日时,祖父带着父亲和他出门,祖父会问父亲,孙子的学习成绩还不错吧?脑瓜子还聪明吗?得到肯定的回答后,祖父显得很开心。 “他对我们的寄望,就是好好念书,多学些专业知识。”据和回忆,在这种影响下,陈嵘一族至今保持着从事工程类事业的传统。和在交通大学学习铁道专业,一直在地铁工作,直至最近退休。他的子女读的也都是工科相关专业。 文章来源于弘易国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