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相关知识 > 正文

知识分类与知识资源认识论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9-9-3 9:47:38 人气: 标签:知识分类

  本书把哲学认识论、方和元知识作为知识资源认识的主要理论和思维工具,分别探讨了知识的定义、来源、本质、表现方式、载体形态和认识范围等关于知识自身的基本问题;了知识分类的原因、原理、意义和认识知识资源的意义;考察了知识资源形成的历史及其结构变化;梳理了知识分类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主要的矛盾关系;指出了文献学、目录学、图书馆学、信息管理技术等学科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和主要工具在知识资源认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借助这些讨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什么是我们需要的知识、知识是怎样得来的、知识有什么样的外在形态、知识都存放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方法能够方便又快捷地找到某种具体知识。总之,通过对知识分类和知识资源认识论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顺利地实现理想的求知目标。

  绪论第1章知识的定义与属性 一、什么是知识 二、知识的本质属性 三、知识的衍生属性 四、知识的、发展、多元共存属性第2章知识的来源及其形态 一、知识研究中的两论 二、知识的来源 三、知识构成的要素 四、知识的表达方式 五、知识的载体形态第3章知识资源的认识范围与形态.一、知识资源的概念形成二、知识资源的认识范围三、知识资源的形态第4章知识分类的原理与方法一、隐性知识分类的特殊性二、人类分类思想的起源三、从实物分类到科学分类四、知识分类的本原与规则五、知识分类方法的借鉴第5章知识分类的意义 一、知识分类是科学知识确立的标志 二、知识分类有助于知识的秩序化管理 二、知识分类有利于知识的选择与传递 四、知识分类有助于知识的生产与积累 五、知识分类有助于知识创新第6章知识分类的主要方式一、按照知识的效用分类二、按照研究对象分类三、按照知识属性分类……第7章知识分类的矛盾现象第8章元知识与方第9章知识资源的文献学认识方法第10章知识资源的目录学认识方法第11章知识资源的图书馆学认识方法第12章知识资源开发的传统技术工具第13章数字化知识资源的形成与类型第14章网络化知识资源与搜索技术工具参考文献后记

  第1章 知识的定义与属性知识是知识资源的构成元素,要想了解知识资源及其范围,首先要回答什么是知识,什么不是知识;知识是从哪里来的,住在什么地方;知识都有哪些特性;哪些是我们能看见的知识,哪些是我们看不见的知识;哪些是人们重视的知识,哪些是人们轻视的知识;对它们进行区分有什么意义;而要弄清这些有关知识的最基本的问题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我们也可以看到前人对这些问题的大量解说,可是在这些解说之中更多的问题蕴藏其问。哲学界曾有一个说法,重要的是把问题提出来,而问题是否能解决还要依靠广大的读者自己的来思考和判断呢!一、什么是知识如果我们要问什么是知识,或许会遭到很多人的。因为每个人从小学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就要接受知识教育,难道还不知道什么是知识吗?事实上要想说清楚什么是知识并不容易。自从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知识就一直是人们重点研究的对象,古往今来无数学者为此耗尽心血,力图弄清它究竟是什么,可是至今人们仍然未能获得统一的认识,所得出来的那些定义也常常遭到当代学者们的非难。如果我们要说出什么是知识,什么不是知识,就必须首先介绍知识的定义,以便能够获得一个较为简略的认识。可是,不要说让我们自己给知识下一个恰当的定义了,即便是从已有的定义中选择一个能令人满意的定义也十分困难。因为,知识作为一个全人类共同使用又极其抽象的概念,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者们在不同的语境下赋予它的内涵和外延存在着诸多的差异。最早给定义下定义的人是亚里士多德。他说:“定义乃是事物本质的短语。因为关于定义,大多要涉及相同或相异的问题。总之,我们把一切与定义相同的具有探寻性质的表述都叫做定义。”根据他对定义所下的定义可知,每个定义都应能够出事物的本质。可是,我们在各种辞典、教科书或专门的知识研究论著中看到的有关知识的定义多不胜数,却未能从中领知识的真正本质,或者说,有些定义者自认为是知识本质的东西却不被学界所广泛认同。在这里我们举几例最常见的定义来看看知识定义中的复杂性。

  本书得到了河南大学人文社科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和河南大学哲学学科的资助与支持。在此表示感谢!首先要感谢河南大学吕世荣教授,她给予我的热情鼓励与支持,才使我克服种种困难,写完了本书。同样是她热情地帮助联系出版事宜,为本书的出版铺平了道。在本书出版过程中,得到了人民出版社姚劲华先生的热情帮助。他作为本书的编辑,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才使本书得以出版,在此谨向他表示衷心的感谢!还要感谢河南大学刘坤太教授和我那刚刚读完硕士的女儿刘珊珊,是他们耐心地替我审阅了本书的初稿,并为本书的修改提出了宝贵意见。我自幼生活在偏远的山区,父母克服了无数,才使我走出了文化沙漠。在撰写这部书稿的时候,年迈的父亲陈才有,还在遥远的家乡为我鼓劲、加油。我的老母亲张学华虽然已经过世,但她那、宽厚、坚韧、勤劳的,一直是我鞭策自己的内在动力。我正是从父母的厚爱中领略了人生的意义,并努力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多做一些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事。有一句话,叫做大恩不脖子上有痣代表什么言谢,谨以此书给我的父母双亲,以表达我蕴藏于内心的无限深情。

  《知识分类与知识资源认识论》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知识资源是维系我们成长的营养之源,我们所需要的一切知识与技能,都可从中获取。在当代,受知识概念泛化、知识数量剧增、知识载体演化以及知识分类过于专业化、细致化等方面原因的困扰,我们要想迅速获得知识并准确地运用知识,常常会感到相当困难。因此,我们需要对知识资源进行全面的认识。而认识知识资源的最好方法就是从知识分类八手,对知识资源进行逐类分析。一旦把握住了知识分类的原因与主要方式,就可以了解知识资源形成与分布的大致图景。

  财成国际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