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正文

一杯咖啡收能量 华为故事与华为的成长逻辑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8/11/26 0:10:33 人气: 标签:华为公司出什么事了

  “第24场 “枪林弹雨中成长”全国巡回公益于12月19日在西北工业大学举行。华为公司事务部部长张建岗为1400多名西工大师生发表了题为《一杯咖啡吸收能量——华为故事与华为的成长逻辑》的主题。本次活动报名微信号共收到同学提问1549条。活动由西北工业大学校团委吴闻川主持。到场人数和线上提问人数均创下历场的最高纪录。西工大副校长万小朋、计算机学院党委张渤等校领导,及张建岗的两位研究生导师蒋泽军教授、杜承烈教授出席。”

  张建岗从“一杯咖啡吸收能量”开始,以咖啡为喻形容华为的诞生历程,向大家传递如何用包容的态度改变落后,在逆境中奋发,一步一步世界的艰苦奋斗。中,张建岗讲述,“无论从事什么行业,自始至终我们都要具备‘危机意识’”,要有 “洼地心态”和“海绵心态”,要不断地向世界强者学习、获取知识,不断追求进步。他工大学子不能因为暂时的成功而懈怠,要不断吸取他人的优秀,持之以恒,向前奋发。如下为精彩内容节选。

  非常感谢西工大的各位同学、校友、老师今天晚上能到这里,我将为大家分享自己所历的华为故事。今天的主题叫做“一杯咖啡吸收能量”。这是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先生和欧洲的科学家们座谈时说的一句话。这句话背后的哲学含义其实就是。华为这30年的历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个不断的过程。我把它总结为、、再。学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步,这就是华为成功背后的逻辑之一。

  在座的老师同学们都喝过咖啡。第一次喝咖啡,大家一定会觉得很苦,难以接受,但为什么咖啡在社会这么流行?因为咖啡是人们思想的一种燃烧剂。

  但是咖啡的历史也是一段充满的历史。16世纪时,阿拉伯半岛的一些神秘学者曾经把所有的咖啡豆都集中在大街上燃烧了,因为他们认为咖啡会激起人们的,所以他们想要这种的发生。尽管受到,历史向前的滚滚浪潮还是势不可挡。也是在15、16世纪,文艺复兴、工业都从欧洲兴起,欧洲全面,也带来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全面兴起。

  上世纪80年代,我们国家也了的历史步伐,使得古老的中国从此复兴和崛起。这样的大背景下,成立了这样一家完全私有的华为公司,经历了30年的、改进,一步步现在成为全球通信业的领导者之一。所以说咖啡的背后带来的是,的力量永远势不可挡。

  华为的商业版图现在已遍布全球170多个国家,全世界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直接或者间接使用华为的业务。华为的18万员工中有超过4万名非中国国籍的员工,有8万名研发人员。如此庞大的商业组织如何保持着年轻人一样的心态,这个话题是我今天最想和大家分享的。

  回顾华为的成长史,酸甜苦辣都有,苦可能更多一些吧。记得前年华为做了一个广告,主画面就是伤痕累累的芭蕾舞者的脚,主题是任何成功的背后都是,我们翻译为痛并快乐着。这其实就是真实的华为。

  1992年是华为公司创立的第五年,那年任正非先生带着三个刚刚离开学校不久的年轻人第一次走出国门。他们去哪里呢?美国。美国的所见所闻给他们内心最大的触动是美国的先进与发达,与我们国内,尤其是他所面临的当时华为所处的落后状态相比,是多么震撼。落后也是一种优势,落后就意味着希望去进步,就有希望改变落后的愿望和决心。那个时候开始,华为的文化就形成了两个特点:洼地心态和海绵心态。

  这两个词大家从字面上都很好理解。所谓“洼地心态”就是在落后的状态下,有向强者学习,向世界最高端去学习,去改变自己的落后。“海绵心态”就是学习文化。任正非先生经常讲他就像一块海绵,经常请人吃饭聊天时都像海绵一样这吸一下那再吸一下,向别人学习。这种学习的心态,希望获取知识的心态,非常强烈,这其实后来也成为华为这么多年一直的企业文化——追求进步,改变落后,不断学习。

  华为也像一样有着咖啡文化,是一个学习型公司。学习是一种氛围,也是一种文化。在华为公司,学习已经融入了如此庞大的组织的血液里。大家都听说过华为有一个华为大学,这个华为大学跟咱们西工大都叫大学,但是含义不一样。这个大学是干什么的呢?其实是在传承华为内部的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我们把华为的学习叫案例学习,我们所有的研讨,所有的培训,不是讲理论,都是围绕案例进行。整个华为大学其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再学习机构。一个组织只有建立这样一种学习的机制,并且融入到血液里面,才能使学习成为一种常态。

  接下来讲这个故事展现的就是“一杯咖啡吸收能量”的哲学道理,。刚才讲了任正非先生第一次去美国,后来他还多次去美国考察,参观了许多美国企业,比如IBM公司,波音公司,微软公司。参观的目的是什么?从美国引进美国的管理经验,去改变华为民间作坊的管理模式。1996年之后,华为公司其实也不算小了,但是论管理,论职业化,论科学化管理,可以说还是一个大作坊。

  华为1996年开始引进美国的管理,98年99年开始实施,在此之后情况就完全改变了。我98年加入华为公司,第五个月就开始出差,给客户调试程序,当时我们调试程序,就是背着计算机硬盘直接到客户的实验室,装上硬盘就去改代码,找BUG,然后调试程序再交给客户使用。这就是当时开发的水平。就像个小作坊,基本上是一个个体的做法。那么向美国学习什么呢?IBM和美国其他咨询公司帮助华为做了什么工作呢?一个是完整的产品开发体系,叫做集成产品开发IPD,第二个叫做集成供应链管理,第三是集成的财经管理,还有集成的人力资源管理。这些管理把华为从一个小作坊的模式,转变成一个像集团军一样可以以组织行为不断重复做正确事情的集团。一个庞大的组织,如果组织的行为发生变化,他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当时整个变革的难度非常大。变革的领头人任正非先生就定下一条铁律:“削足适履,穿上一双美国鞋。”什么意思呢?我们引进美国的产品开发,供应链管理,财经体系,人力资源管理,大家都不适应,我们都惯了,为什么要搞出这么多流程来,要成立这么多组织,做一个产品要经过这么多评审的环节,还要有测试,还要把售后服务、资料开发等环节在产品早期就介入进来,这多麻烦,大家反弹的声浪很大,都把美国的流程优化一下再用。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就削足适履,先固化,以后再优化,把美国管理模式完全的带到华为。

  在华为众多的国际顾问里,IBM是影响力最大成就最高的一个团队。当时在华为进驻的IBM顾问高达上百人,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插曲。IBM的美国专家来到中国后,第一,他们是很贵的,都是按照小时来收费,有的人一小时一百到两百美金,在当时来说工作一天的费用都是天文数字。第二,他们都要喝咖啡,所以华为就此也就引进了咖啡,把优秀的接待人员派到、欧洲学习先进的咖啡烹饪技术。我们向美国人学习,尊重美国人,这种的心态体现在各种各样的细节当中。这是华为改变的第一阶段,也是最难的一个阶段,经过从1998年开始的长达5年的,整个公司从作坊式的开发和管理状态建立起了端到端的完整的产品开发体系、供应链管理体系,财经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那么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原来小作坊的时候,可以支撑100亿人民币的订单,之后,有了制度和流程,可以支撑起海量的业务,华为去年的销售已达700亿美金。所以说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如果没有很好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是支撑不了的,华为当时的变革核心就是,就是向强者学习的这样一个过程。

  接下来要分享的故事,是华为在英国发生的一些故事,我称为英伦之恋。在《枪林弹雨中成长》这本书里有我当时写的这个故事。既然叫英伦之恋,就牵扯到“爱情”,华为当时和我们的客户英国电信在“谈恋爱”。客户是不是爱上我们了?我们是不是爱客户?大家在将来的人生中都会体会到,从谈恋爱到结婚到携手人生,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能力。这个能力具体体现在哪里?

  大家都知道2001年全球IT泡沫破灭,当时所有的互联网公司和大多数传统企业遇到寒冬。在泡沫之前,英国电信是在190多个国家有业务的全球最大的电信运营商。泡沫破灭之后,英国电信只剩下了英国固定网络业务,但是英国电信仍然是一个非常有实力、思想非常领先的优秀企业。当时英国电信请了一个美国人担任首席技术官,这个美国人提出了21世纪网络方案,目标就是花10年时间100亿英镑,把英国电信网络成全IP网络,替代原来的网络,这样可以使英国电信未来的整个综合运营成本降低1000亿,使客服满意度提升20%。英国电信就让这个美国人去实施。这个美国人希望在全球寻找合作伙伴。到了韩国、日本,没找到。有人说深圳还有一家公司叫华为,可以去看一下,结果英国电信在深圳坂田一待就待了2天,因为他们发现华为有系统的成型的端到端的产品开发以及质量管理体系,当时在中国的通信企业里只有华为有这个体系。除了技术之外,华为还能够跟他们在组织层面进行沟通和交流,所以他们希望选择华为作为合作伙伴,当然这还只是有希望。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体现了英国人非常严谨的一面,他们在2003年派了认证代表团来深圳,对华为做一个全面的“体检”。体检干什么呢?主要看公司的综合能力。体检的指标是什么?怎么做好产品,怎么做好服务,怎么做好管理和战略,还有当时我们都不知道的采购。什么意思呢,就是指你这个公司需要有足够的企业社会责任,不仅要你的每个员工,你的下游供货商还要他的员工。这个过程里连华为的食堂、厕所都是需要认证的。连洗手间通道口上有一滩水,认证官都说要记下来,总结的时候告诉我们洗手间有安全问题,这个水容易让人摔倒。他们关心的都是我们平时很少注意的涉及员工人身安全的方方面面,每一个细节都关注。经过这样的全面体检之后,他们发现华为公司在有些领域的产品开发做得还是不错的,也有不及格或刚好及格的。13个项目打分后,说这个公司“孺子可教也”。

  于是2004年他们正式邀请华为参加21世纪网络的招标。我们前面做这么多事,才争取到这么一个机会。中间的很多故事不全讲了,我来讲讲背后的逻辑。华为公司这个时候开始成立了战略委员会,公司开始有最高层的管理决策团队EMT,公司请美国和英国的管理咨询公司帮助设计公司的管理架构。这些都是英国电信要求的,公司不是一个人的公司也不是某一个人说了算的公司,应该有一种机制,让员工声音能够得到反应,让集体的智慧得到发挥。通过这些变革,华为在整个制度上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英国电信对华为全面认知之后,华为发生了第二次变革。前面讲的整个流程制度建设,我觉得是把华为公司转变成一个能够很好的为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公司,成为一个很好的供应商和服务商,这样才能对客户的需求快速、高质量、成本又合理的响应。而英国电信给华为带来的改进,是华为已经有能力与客户研讨未来的战略,沟通未来的规划,他在未来遇到问题时可能来找你商量,这样你就能比别人更早知道客户问题,你就能更早更快的为客户提供正确的服务。一个公司有能力成为客户面向未来的战略合作伙伴,这就是我刚才讲的爱是一种能力。有这样的能力,大家就能够在一起发现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共同承担未来的风险。我把它称之为第二次变革,华为通过自己的心态,虚心向客户学习,改变自己,让自己更加强大。

  研发创新是华为的一个非常强大的基因,我把它叫做基因,是因为跟我刚才讲的融在血液里的学习文化有不同的含义,更深一层。

  大家看一下这个图片,这是华为历年来在研究与开发上的投入。过去十年累计投入3600亿人民币,在全球高科技企业中都很靠前。20年前,华为就订了一条铁律,不管经营如何,每年必须把营业收入额的10-12%投入到研究开发上。大量的投入,以及合理的管理模式,造就了华为今天的技术和创新。这副图片其实是两个三角形对接起来,的小三角形,我们把它叫做一杯咖啡吸收能量,它是把钱成知识的过程,这是华为公司近些年来才开始做的。

  我讲一个故事,在2001年时任总组织了一个特殊的颁大会,我当时也去领了。当时我们经验不足,犯的错误比较多,错致公司增加很多成本,我们有很多由于设计和开发原因导致报废的硬件单板,还有很多机票是出差去调试软件代码和修改软件BUG的。所以颁什么呢?把废弃的单板用精美的相框封装起来,颁给硬件部的总经理,这就是你今年的年终了。我去领的什么呢?一个精致的相框,里面有一张去改代码的机票。这个说明什么,公司当时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更好更正确的为客户做产品,提供解决方案。所以当时华为不准提创新,只能做改进,叫小改进,大励,大创新,不鼓励。当时公司面对的更主要问题是如何把知识成价值。而大学做的是把钱转换成知识,所有的投入都是让学校创造更多的知识。

  那么创造知识一定要有一个非常良好的氛围和平台,就是。任何封闭是不可能创新发明的。虽然是简单的两个字,但并不是我们想就的,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在华为我们构筑了这样的机制:

  第一,我们对人才。在华为有一个叫2012的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就是把它的门口打开,让全世界的专家都能在这个平台上去做研发,把各神仙都请过来,这是一种。研发专家的级别和工资收入可能比他的行政主管还要高,这也是。

  大家看图片有一个虚的小框,这是另外一种,就是刚才讲的“一杯咖啡吸收能量”。什么意思呢?华为现在已经和全球200多个大学,包括咱们西工大,建立科学技术研究合作。

  我们自己的科学家、专家,每年必须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出去跟外面的科学家喝咖啡。喝咖啡干什么呢?聊天,吸收别人的想法、智慧,而且你请人家喝咖啡,还要给对方按小时付费。为什么?因为这是获取知识、智慧的过程,知识就是需要付费的。所以这个一杯咖啡吸收能量,就是要有一种空杯心态,要向外部科学家请教学习。这就是我们讲的这块三角形。

  2015年我在布鲁塞尔工作时任总给了我们500万美金,他说我们要在欧洲成立一个欧洲研究院,第一我们要招很多科学家,第二就是要与欧洲的大学、研究机构去合作。任总说这笔钱是和欧洲的科学家喝咖啡的,华为欧洲研究院和欧洲的大学教授、专家喝咖啡用。这就是华为式喝咖啡,通过这种方式把钱投在各种交流研讨上,学习,是了不起的一种作用。图片下方是个大的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对于华为是攸关的。作为一个商业组织,华为需要考虑如何活下去。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沃达丰集团的总经理曾经问任总公司未来五到十年有什么愿景和规划,任总的回答让客户觉得很尴尬,他说我都不知道我们明年是不是还活着。沃达丰CEO没懂什么意思,就给他解释,说我们任总每天都生活在危机中,每天都担心公司明天会不会倒。大家可能都看了一本书《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里面充满了任正非先生的危机意识。他曾经写过一个非常有名的文章《华为的冬天》,讲的也是危机意识。

  底下这块就是华为要活下来,要成为一个能够创造价值的,能够发展下去的公司,你得挣钱啊。怎么挣钱?就是要把专家、工程师等所有的人才聚集起来,在我刚刚讲的流程制度的下,为我们全球的客户提供最优质的解决方案、最优质的服务,同时我们的成本要最低。

  其实这两个三角形,一个是大和小的区别。搞研究的人,不怕错误,我们能够包容50%的研究结果是失败的。失败证明这条不通,就换个方向。的三角形小,但是更。那么下面的是什么呢,它是一个追求成功率最大化,我们给客户做东西,不能有50%的失败,我们在底下就是要成功,而且要快速的响应。另外底下这一块,华为现在有数以万亿计的存量网络,这是将来非常可以发挥的舞台。

  三,喝咖啡,的创新,让华为将成为一个业界领导者。这使我们能够和全球的科学家在一起看得比别人更早、更远。华为公司的,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的,是带着全人类的的。华为跟全球的研究机构合作的技术不仅华为可以用,别人也可以用,那么这个灯塔可以全世界,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这话听起来挺简单,但是要做到还是很难的。以客户为中心,为什么每个公司都这么说,但很多公司最后还是衰退?比如很多公司,包括摩托罗拉这样一些当时非常伟大的公司,最后都不见了。他们在以客户为中心的这条道上,走着走着就走偏了。他们了以资本为中心的道,要向董事会负责,要向资本盈利负责。华为公司这么多年是怎么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呢?对一个公司而言,其他环节全是花钱的,只有客户、消费者给你钱。所以你不对客户好,不以客户为中心,那就没有人给你钱,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那怎么做到的呢?举个例子。2012年我带着英国电信的董事长到,客人要见任正非先生,他们两个做了一对一的谈话,只带一个翻译,其他人都不在场。会开完了,因为任正非先生从来出来都是一个人,我就出于礼貌,把他从会议室送到电梯口,走了一半,老先生就突然扭过头指着我非常严厉:“回去。”我当时就吓一跳说怎么了,他说:“你干什么?”我说:“送您到电梯。”他说:“我需要你送吗?回去陪客户去!”这就是他自己以身作则以客户为中心的实例。华为18万员工只能围着客户转,谁要是围着领导转,谁就了。从这些事例看,华为确实做到了18万员工以各种不同的形式以客户为中心。

  第二,一个公司,谁最重要?我跟欧洲人交流,有的说董事会重要啊,董事会是筹钱的,还有的说CEO重要啊,CEO是管理公司的。华为不是这样,华为认为知识劳动者重要,直白一点就是员工。在经济非常发达,资本非常充足的时代,资本的成本相对是低的。但是人、知识创造的重要度是很高的。如何让这些人力资本能够更好的在公司发挥作用?就是第二点以奋斗者为本,奋斗者就是劳动者。华为公司是如何做到以奋斗者为本呢?

  举个例子,华为公司从成立到现在,是一个私有的股份制公司。以任正非先生为首的公司的核心人员每年都在把自己的股份减少,分给新加入的员工。到现在为止,任正非先生在公司只持有1.42%的股份。在全世界所有的大公司中,没有一个创始人只有这么小的股份。华为现在有一半员工持有公司的股票,也就是说华为大部分员工本来就是这个公司的股东,也是奋斗者。既然是股东,股东就应该得到最大的回报,华为是如何是解决这个问题?就是通过价值分配。这么多年,华为公司一直三比一的价值分配原则,暨每年将用于分配的利润分成四份,三份给劳动,一份给资本,也就是说劳动者是拿大头的。换句话说,不管你在公司是不是股东,你都得好好的劳动,创造价值,才会得到应有的励。

  最后就是长期艰苦奋斗。华为全球18万员工中有很多像在座的各位一样的90后年轻人,在全球各个角落用自己的青春年华去奋斗。大家手上可能都拿到了《枪林弹雨中成长》这本书,就是讲这些华为人界各地奋斗的故事,所以我们系列的主题就是“枪林弹雨中成长”。我们把它作为一个企业的基本的社会责任,也是华为在全球履行责任的最好的写照。

  什么意思呢?不论是自然灾害、战争、贫穷,不管是在什么地方,都有华为。不仅仅是有华为在当地为客户服务,更重要的是在灾害来临的时候,仍然有华为在为客户服务。大家还记得日本的海啸。华为日本的团队危急时刻逆流而上,和当地运营商一起扑到了灾难的一线,重新架设应急通讯设备,了很多人的生命。日本运营商说,华为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在日本这样一个非常排外,非常难拓展的市场做得很成功的原因。华为最大的社会责任就是在任何时刻保障网络持续稳定的运营。

  概括一下,我今天跟大家分享了华为的,华为成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华为如何强大自己的能力,如何运用爱的能力成为别人的伙伴,如何能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成为世界的领先者。背后的根源就是要有的心态,要一杯咖啡吸收能量。任正非先生最近和的四所大学的校长以及科学家进行了座谈,座谈的主题就是“一杯咖啡吸收能量,一桶浆糊粘接世界智慧”,大家都拿到了这个讲话的资料,可以学习一下。

  Q1:张总您好,我是大一新生,从高中大学,会更多的接触到社会,从中我最大的困惑是遇到了很多现实和理想的冲突,理想会被逐渐,我们也可能会被现实慢慢改变。想问您,您现在走的这条,是您当时所的理想吗?您又是怎么来看待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的?

  理想和现实永远都是一对儿矛盾,但其实每个人的人生很多选择都是。那为什么有的人走得好,有的人走得不好?我觉得根源不在于选择哪条,根源在于思想,在于自己。我自己的是,人生不是规划出来的,也不是设计出来的;人生就是你能不能够真正的脚踏实地的自己的功夫。在任何一个选择的时候,你都是有实力的。我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

  有没有投机成功的人?有,但是我所看到的大部分成功的人,都是脚踏实地的。所以我想分享自己当时从西工大毕业时的体会。当时没有这么热的互联网,也没有数字化的浪潮,大家的热门选择就是去上海,进国企或外企,而我的选择是去一个中国变化和进步最前沿的地方,我就选择去了深圳。这么多年回想过来,很多选择对与错其实不在于选择上,而在于你面对人生的态度。我在华为5个月的时候就开始出差了,出差的时候我就把出差的事情做好,客户就给我送了表扬信。后面我在公司的每项工作都做好,这个很关键。一旦做了选择,就要把它做到最好,这是人生非常重要的态度。这个态度是决定成功的关键,而不是选择决定成功。

  Q2:事业发展中比较需要表现和冒险这两种特质,但是人们往往不鼓励女性去拥有这样的特质,这就造成了越往上女性领导越少见,甚至有一些女性在领导力方面的渴求需要掩饰。在华为这样顶尖的公司,这样的现象普遍程度、影响程度如何?您作为男性,站在性别的,能否谈谈您的看法?

  首先我想一个事实,其实现在这个社会,男性是有很强的危机感的。英国的女王和首相是女的,总理是女的,很多国家的领导人是女的,很多大公司的董事长CEO都是女性,其实女性在现代社会的领导力在一定程度上是超越男性的。华为13人的董事会里面有4位女性。在接下来的数字化浪潮中,以及整个互联网,包括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经济体变化中,给女性带来的机会超过男性。

  另一方面,你刚才说女性是不是要隐藏她的领导力,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在华为有很多在“枪林弹雨中奋斗”的90后女孩子们。比如非洲有一个客户经理,她原来在法国工作,工作合同到期时恰逢华为摩洛哥当时在那边招收会法语的客户经理,就报名了,几轮面试通过后就去了非洲。卡萨布兰卡这个电影讲述了浪漫的故事,但她过去后面对的现实却是一片荒芜。她在当地克服了种种困难,成功的完成了多项工作,所以后来她不但收入比在法国多,而且发现了一种奋斗的,能够发挥自己更好的价值。她是华为90后女员工中的一个代表,现在已是公司中层主管。华为有很多这样的女孩,在不同的岗位上都发挥了非常好的潜力。在面向未来的互联网行业,有人说以前的技术就是秀肌肉,大部分都是硬件、软件、编程,靠的是体力,像男性的工作一样。下一个经济叫体验经济,我相信可能女性更占优势,因为女性对于体验,对于人的,对于人性的这种是优于男性的。我觉得在未来,女同学们应该更有信心。

  Q3:网上流传说华为会辞退一些上了年纪的员工,以前也有员工经常出现加班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通信企业内部比较高级的员工的的状态是什么样的?

  首先按照你的逻辑,我就不该站在这里了,我在华为从年龄上说属于“拖后腿”的。华为现在的平均年龄33岁,我已经快50岁了。其实不是这样子,我能站在这儿给大家分享华为的故事,而且我自己也觉得,华为并没有用年龄给员工打标签。

  当然,年轻是有活力,但是我们所看到的,活力并不只在年龄,而在于一个人本身的状态。我认识一个英国人,他的中文名字叫马世民,比任正非大一岁。你如果从背后看,他的身材非常好,你如果跟他交谈,他的思想也很年轻潮流的,网上流行的网络语言他也都会,你如果跟他比体力,他72岁生日时能从伦敦最高的楼上走下来,也曾经一个人在一个悬崖上蹦极,他的心态是“我永远都是20岁的心态,别看我脸上长了皱纹”。所以我觉得年龄不是导致一个人封闭,不活跃的理由,一个人的心态才是。

  加班的现象,其实全球都有,其实任何成功的背后都是艰苦奋斗。我在2014年时正好出差去了纽约、巴黎、伦敦三个城市,感受非常不同。在纽约,每个人都是急匆匆的在走,都穿着西装,拎着公文包,拼命工作,晚上办公楼都是亮的,尤其是硅谷更是这样。到了巴黎,满街咖啡味,满街坐着晒太阳的休闲的人,城市没有那种活力。而我又去了伦敦,正好介于这两个城市之间,一半人在忙碌,一半人在休息。艰苦奋斗是所有成功的必由之,没有人晒着太阳取得成功。

  Q4:张总您好,我不是在校大学生,今天来学校办事,偶然看到您的,专程留下来听的。通信是成熟行业,已经到了瓶颈阶段,5G预计也是在2020年以后才有机会进入消费市场。从现在到2020年这几年里整个通信领域面临很大挑战。您作为华为的高管,认为未来三到五年在通信领域会有什么样的规划来渡过瓶颈期?另外现在有一些行业非常热,比如说人工智能,华为除了通信领域之外,会有一些什么新的布局?西工大是给高科技公司输送人才的,未来华为会给我们一些什么新的机会?

  刚才已经提到很多面向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其实有一个准则,就是以确定性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以在运营上、法律上的确定性应对变化的不确定性。技术这块,我刚才讲的时候也提到了,华为为什么在技术研究方面比以前投入加大了,也就是因为面向未来,通信和数字行业有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对不确定性,需要有足够的技术储备来应对未来业务的变化。

  刚才提到的通讯产业的瓶颈期,我们不这么认为,因为整个通信市场,人们对带宽、网络流量的需求是刚性的。我们可以看到,大家现在对于网络的依赖越来越强,对于高清视频的使用会有爆炸式的增长。我们需要有更大的能力去提供流量和带宽服务。我们认为整个通讯产业的发展是一个稳健增长的趋势,而且将来是物联网的世界,现在网络主要解决人和人的沟通,将来要解决的是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都要去沟通。这样的沟通需求使得在未来5年全世界的连接量会激增到1000亿,与现在相比连接要呈大指数的增长。这样的增长要求网络能力大幅度提升。

  这里面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是很多的,不仅是传统意义的宽带,而且要解决如何在网络上数据的安全,数据的质量,如何优化网络,使得有云、大数据,以及各种智能应用之后让网络更敏捷的去为这些业务做好调度。通信产业实际上是前景非常的产业,除了我们刚才讲的人工智能之外,大家讲的IOT物联网,云计算,智能交通等等,现在都已经开始了比较成型的应用。如物联网将来提供的机会非常多,只有有了物联网这个平台,有了云计算的平台,将来才会有大量的数据,有大量的数据才会有大数据的机会。有大数据的机会,最终才有人工智能的规模运用。

  我认为整个通信技术,星期六左眼跳包括IT,包括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常的。我也热忱的希望在座的同学们能够保持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奋斗,也期待着更多的校友将来加入华为。

  本文由来源于325棋牌 325游戏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