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正文

南方电网云南曲靖马龙供电局马过河营业点助力村民致富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9-11-28 2:37:29 人气: 标签:云南电网公司官网

  在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县城以西20余公里处,马过河镇风光旖旎。这个绿山环绕、景色优美的山间小镇,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地处昆明、曲靖交界处的特殊地缘,让这里不再是深居大山的世外桃源,而是历经市场经济洗礼之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朴实淳厚、勤劳勇敢,有着追求富裕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吃苦奋斗。

  “要么外出打工,要么在家种烤烟养牲口。”上关坝村的李朝贵告诉笔者,后,村里人致富主要依靠的就是这两条途径。

  李朝贵今年73岁,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亲历过村里的变迁。“前些年,年轻人争相外出打工。而现在,大家都不愿意去远方了,留在村里发展家业。”

  “在家里苦的钱比在外面苦的还多,谁还愿意往外跑,在家里还能照看老人孩子。”鲁谷村村民罗石林说。1982年出生的他,早年一度在外打工,五年前,回到村里建场养猪,现在养殖规模已达1200多头,是村里名副其实的“大户”。

  “没有供电部门的支持,怎么可能有我今天的事业!”罗石林介绍说,村里电网后,供电质量大幅提升,为他发展养殖业提供了可靠的能源支持和保障。

  据了解,近年来,曲靖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曲靖马龙供电局紧贴农村发展实际,重力推进农网,全面提升供电能力和供电服务水平,以优质的电力助推乡村振兴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我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有如此大的家产。”日前,在马过河镇鲁石村委会啊左必村,36岁的村民邓春英一脸乐呵。今年,她家养了17头牛,栽了4000多株烤烟,收入达15万多。

  “要是在外打工,怎么会有这么高的收入。”在啊左必村,邓春英夫妇曾经和其他村民一样,是“打工户”,而且她们的打工程,一直打到了千里之外的福建。邓至今还记得,那是2003年,新婚不久,丈夫李建付就离开了家,到了福建的一家船厂。

  长期的外部世界阅历培养了夫妻俩的经济眼光和思维,2014年,他们辞掉了工作,回到村里,开始养牛。此后,养殖规模越来越大,经济收入也越来越高。“打工时,每个人每月的工资4000多元,当时想着是高收入,现在才发现,在家中创业远远超过这个数。”邓春英告诉笔者,在养牛和烤烟过程中,电成了他们的主要依靠,“如果没有给力的电支持,根本不可能发展这么大的产业。”

  “在养殖过程中,草是主要的食料。”邓春英说,只要启动家里的扎草机,10多分钟就能粉扎1吨多的草料。青玉米杆等草料粉扎后,放在储料池发酵20天左右,草料就能窖出酒香味,牛吃了非常营养。“如果没有充足的电力,靠人工扎草养殖的线头牛都养不了。”

  邓春英家的17头牛,每天都要200多公斤草料,除了自家地里种的外,她家每年都要花1万多元向其他家人买草。“现在,地采用机械化耕种,好多人家没养牛,玉米草等基本不要。我们给他们买草,真正实现了双赢。”

  除了养牛外,邓春英家的烤烟亦全靠电力而买到了好价钱。“和原来的吕后的情人土烤房比,电烤房能自动调温调湿,掌握的尺度相当好,而且又安全,减少了大量的人工和安全隐患。同样的烤烟,用电烤房烤出来比用土烤房烤出来能多卖好多钱。”邓春英告诉笔者,“正是得力于电力的可靠保障,让她们的村庄从原来的山窝窝变成了金窝银窝。”

  在马过河镇车章村委会小车章村,夏朝春是村民眼中的能人。46岁的他,从未外出打工,一直扎根在家从事养殖。

  2006年以来,每年饲养100至200头。在今年猪价上涨的市场行情下,夏朝春狠赚了一笔。“到现在为止,距离过年还有3个多月,我的毛收入就达到22万。”

  在夏朝春看来,其发家致富的历史,离不开电力的给力支持。“如果没有电,我怎么也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家业。”

  据了解,在猪的养殖过程中,几乎所有环节都离不开电。猪崽生下来后,需要用电暖设备保暖15天至一个月。

  猪的食料加工更是须臾离不开电。夏朝春介绍说,虽然主要以饲料喂养为主,但每天都还得要150公斤的包谷面。每年立秋后到来年春天,每天都要加工几百公斤的白萝卜。春夏季节,则要加工青饲料。

  “利用电带青饲料粉碎机,这些都不是事,只要插上电,半个小时不要就能把全天的猪食料弄好。”养了几十年猪的夏朝春,忆及主料加工过程的变迁,不仅感慨万千,“供电部门对于我们老百姓致富,是名副其实的大工程!”

  夏朝春家共有兄弟姐妹6人。他有3个哥哥、一个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妹妹。他回忆说,小时候,家里共种了20多亩土地,但每年只能养3至4头猪。其中的原因,就在于猪料加工困难。彼时,其母亲早上6点多就要到地里找猪草,他和哥哥姐姐每天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砍剁猪草,基本上要花2、3个小时才能剁好,之后还要花一个多小时用柴火煮。“因为手剁砍的没有现在机器粉磨的细,不用火煮猪不吃。”

  当时村里只有一个磨坊,每次加工包谷面都要早早去排队。“那个时候,村里200多户人家,除了养母猪的外,没有一家养的猪超过5头。全靠人工的日子,现在想想都会怕。”

  而今,充足的电力架进小车章村,让他饲料一二百头猪也不觉费力。“家里4口人,两个儿子都在外面打工,家里这点活计,我和媳妇两个人就能应付过来。”

  (电头条专注行业新闻热点,传递世界能源正能量,欢迎关注订阅,转载请注明电头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